第四十六章 劉備:備也自幼熟讀兵書戰策
三國開局斬關羽 by 煙雨莽蒼蒼
2024-2-17 20:19
“大哥,華雄那賊廝,打仗有壹套。
咱們這會兒奔著陶謙營寨過去,只怕過去之後,陶謙營寨已經破了。
華雄都帶著兵馬跑了。
咱們何不帶著兵馬,守在前往汜水關的路上,在那裏等著華雄那廝?”
夜色之中,張飛壹手握著丈八蛇矛,另外壹手握著馬韁,隨著劉備馳騁。
奔行了壹陣之後,張飛的大嗓門響起,帶著壹些疑惑。
劉備道:“並非如此,華雄賊子固然勇猛,但陶徐州也非尋常人所比。
乃是知兵之人。
其治下徐州富庶,兵強馬壯。
陶徐州又謹慎,營寨那裏早有防備。
在這等情況之下,華雄賊子想要將陶徐州營寨攻破,壹時半會兒,只怕不容易。
妳我此時率兵馬過去,極大可能可以與陶徐州兵馬內外夾擊。
若是能夠內外夾擊,華雄那裏腹背受敵,定然大亂。
正好將其頭顱斬下,祭奠二弟。”
聽到劉備這樣說,張飛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。
又想起自己大哥曾說,他也是自幼熟讀兵書戰策,當下便也不再多問,只是催動馬匹,握著丈八蛇矛,隨著大哥馳騁。
心中憋著勁要殺華雄。
雖張飛已經知道,自己戰不過華雄,但他就是不服氣,就是不怵。
就是想要與二哥報仇,斬殺華雄頭顱,祭奠二哥!
劉備見張飛不再多問,便也就不再多言,只是催動著戰馬,朝著鮑信營寨而去。
方才,他有些話,並不曾與張飛說完。
那便是,若能出現這種情況,最好不過。
若是此時過去,陶謙已經落敗,能夠從華雄手下將陶謙救回來,也是壹個好結果。
徐州富庶,陶謙在諸侯之中,名氣不算小。
讓他折損在華雄手中,對於聯軍來說,打擊必然很大。
當然,除了這些之外,另外壹方面的原因則是,他若是能夠將陶謙救下,陶謙必然要承自己天大的人情。
此時的他,實力低微。
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,也只能是騙騙那些沒有見識的人而已。
稍微有些學識,都知道自己這個中山靖王之後,是多麽的呵呵。
但他還是要將之掛在嘴邊。
非是他劉備臉皮厚,不知羞,而是因為除了這個身份之外,他實在是沒有別的能拿出手的東西……
此次前來討伐董卓,若非壹直靠著同窗公孫瓚,只怕早便已經成為了炮灰壹般的存在。
因此前去救援陶謙,就顯得很有必要。
若帶著兵馬過去,結果陶謙卻已經被華雄斬殺,這等情況之下,也是不虧。
可以參考鮑信下場。
劉備此次做出這等行動,除了他本身的意思之外,公孫瓚也表達出了相同的意思,支持劉備過來救援陶謙。
只不過劉備更希望,前兩種情況發生。
公孫瓚嘴上也是希望前兩種情況發生,但實際上,更希望第三種情況出現。
他在鮑信之死中,嘗到了大甜頭……
夜色之中,劉備帶著兵馬朝著陶謙那裏疾馳。
腦海之中,有著不少東西在來回閃動。
他與關羽,張飛這些人不同,不是純粹的武人。
他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……
壹番馳騁之後,在距離陶謙營寨還有十幾裏的地方,劉備撞見被部下捆著逃出來的陶謙。
“陶公,備來遲了……”
劉備望著陶謙很是誠懇的說道,帶著壹些愧疚。
“不知道陶公那裏是什麽情況?可是華雄那廝逞兇?”
陶謙在馬上道:“正是華雄那賊廝!玄德能夠前來救援,已經極好了。”
陶謙說的是實話,在見到劉備之後,心中忍不住長松壹口氣。
他知道劉備與其手下這個白臉環眼的將領,很是能打。
此時遇到,自己算是安全了。
說罷之後,陶謙扭頭望著身邊親兵怒斥:“混賬,還不將我解開?今日強行將我擄走,讓我失了忠義!我怎能拋下麾下士卒……”
邊上的親兵,有了之前的經歷之後,並不曾將陶謙解開,只是賠罪道:“主公,敗局已定,您不能留在那裏……”
陶謙聞言,再度怒斥,說是不能拋棄手下兵卒,不能不仁不義,寒了將士們的心。
他要回去與手下士卒共存亡。
再然後,陶謙身上的繩索就開了。
卻是被張飛持著丈八蛇矛將其挑斷。
“妳這親兵,該殺!”
張飛的大嗓門響起,望著陶謙親兵怒斥。
又望著陶謙道:“陶公,繩索我已解開,陶公自去收攏兵卒,保衛營寨,以全忠義!”
事情發生的過於突然,陶謙,陶謙親兵,以及劉備都呆楞了。
看著這個壹臉我幫妳了大忙,妳要好好感謝我的環眼賊,陶謙忽然就有種將其腦袋打爆的沖動。
“多謝將軍成全。”
陶謙對著張飛抱拳,很是認真的道謝。
然後暗自咬牙,調轉馬頭,返回自己好不容易才逃離出來的營寨。
劉備連忙拉住馬韁,滿是誠懇和著急的對陶謙勸阻:“陶公萬萬不可如此,華雄那廝勇猛,敗局已定,此時縱然是回去也是無用……不若保存有用之身……”
並抽空暗地裏對著想要再說話的張飛,蹬了壹眼,讓他不要再說話。
好壹番的勸說之後,陶謙才被勸住。
“玄德,接下來該如何?”
壹番事情過後,陶謙對這個經常將中山靖王之後掛在嘴邊,臉皮奇厚的漢室宗親詢問。
態度這些,有了很大的轉變。
覺得這個縣令,倒是不錯。
劉備沈吟壹下道:“陶公營寨那裏是不能去了,此時前去已經無用,反倒會讓潰兵沖擊軍陣。
陶公不若派遣壹些人,前去收攏兵馬……
我與三弟,準備帶兵在後面吊著華雄。
華雄賊子過於張狂,居然如此深入,必然會有人堵截其歸路。
我等兵馬不夠多,華雄賊子過於勇猛,不若在華雄離開之時,吊在其後。
到時前面有兵馬攔截,我等自後方沖出,華雄兵馬必亂。
陶公不若與我等壹起,也好報仇……”
陶謙點頭道:“可以,玄德之言,正合吾意。”
覺得這劉備更加順眼。
然後就按照劉備的意見,做了安排……
而此時,孫堅已經帶著手下黃蓋,程普,韓當等大將與兵馬壹起出動。
他的選擇與劉備不同。
他選擇的是截住華雄歸路!
“報!主公,前方有兵馬列陣,看旗幟,乃是汜水關那裏的步卒。
不過這些兵卒,衣甲裝備這些,並不精良……”
孫堅壹番行走之後,前方有探馬來報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