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騙了康熙

大司空

歷史軍事

“二爺,老爺已經下值回府,太太派人來傳話,叫您過去呢。”
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959章 老九的猖狂進攻

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

2024-2-17 20:25

  慈康皇太後,是大行皇帝遺詔裏,指定的垂簾母後。
  所以,小皇帝聯合輔政王大臣們,第壹時間給慈康皇太後,上了尊號。
  現在,已經過去半個月,也該輪到慈惠皇太後了。
  老五和老七,壹致公推,由玉柱親自出馬。
  玉柱心裏有數,這是給小皇帝做顏面的事情,惠而不費,動動嘴罷了,也就答應了。
  於是,壹大早,擔任冊封使的玉柱,親自捧著詔書。
  馬齊持節,張廷玉作為贊禮官,和玉柱壹起去了色赫圖氏所居的翊坤宮。
  翊坤宮的主位,不是旁人,正是宜妃娘娘。
  玉柱帶著馬齊和張廷玉,趕到翊坤宮門前的時候,剛得知消息的宜妃,茫然不知所為何事。
  宜妃的心真大,居然升了座,高居於翊坤宮正殿內,等著玉柱他們進去拜見。
  玉柱還沒說話呢,馬齊便嘟囔道:“豈有此理?”
  張廷玉故意把頭壹低,硬挺著沒吱聲。
  嗨,他敢說啥呢?
  壹邊是小皇帝的生母,壹邊是老五和老九的生母,說啥都不合適啊!
  玉柱瞥了眼馬齊,馬齊縮了縮脖子,再不敢吱聲了。
  既然宜妃已經升了座,玉柱自然要給她這個面子,便領著馬齊和張廷玉壹起進了正殿。
  老皇帝已經駕崩,宜妃尚未被新君正式冊為皇考宜妃,稱呼問題確實很棘手。
  不過,這難不倒玉柱,他進去之後,率先紮千行禮,畢恭畢敬的說:“請妃母安。”
  馬齊長松了口氣,趕緊學著玉柱的樣兒,也紮千請了安,“請娘娘安。”
  “叩見娘娘。”張廷玉比較倒黴,只能跪下行大禮。
  “喲,今兒個吹的是什麽風吶,竟然把妳們三位,壹起吹到了我的翊坤宮?”
  聽了宜妃的問話,張廷玉暗暗嘆息不已,唉,大行皇帝和五爺,把宜妃娘娘寵壞了啊!
  三位輔政王大臣,持節奉詔,齊至翊坤宮,這麽大的陣仗。
  只要稍微有點政治敏感性的人,都應該會知道,必是為了冊封慈惠皇太後而來。
  可是,宜妃卻懵然不知,實在是可嘆吶!
  更可怕的是,冊封慈惠皇太後的大喜之日,宜妃竟敢高居於翊坤宮的正殿,接見輔政王大臣們。
  這不是成心,想搶小皇帝親媽的風頭嘛?
  更重要的是,老五以皇室親王之尊,出任輔政王大臣,即使不是正式的領班,也沒啥差別了。
  看在外人眼裏,這就是宜妃仗著兩個親兒子的勢,公然欺負慈惠皇太後啊!
  只要小皇帝把這些事情串聯起來,豈能不記恨老五、老九和宜妃?
  玉柱也覺得很奇怪,這麽大的事,事先已經通知過翊坤宮了,宜妃怎麽就不知道呢?
  “回妃母的話,臣兒奉詔前來,充當冊封使。”玉柱盡他自己的最大的努力,不讓宜妃太過尷尬了。
  誰曾想,宜妃竟然又問:“冊封誰?”
  好家夥,連馬齊都聽懂了,更何況是玉柱呢?
  宜妃就是成心的嘛!
  玉柱覺得很有些不可思議,心說,妳男人已經死了,妳兩個兒子的權勢再顯赫,也是臣子,總有退場的時候。
  妳就不怕小皇帝將來親政之後,徹底清算妳的兩個兒子麽?
  玉柱陪著笑臉說:“回妃母,臣兒等奉詔持節,前來冊封聖母皇太後。”
  “哦,原來如此啊,那我先回吧。”當著玉柱他們三個的面,宜妃慢騰騰的走下鳳座,大搖大擺的走了。
  望著宜妃消失的背影,玉柱心裏微微壹動,沈著臉,把門口的小太監叫了進來,厲聲問他:“九爺來過了?”
  “這……”小太監異常驚慌,呶嚅著嘴唇,不敢說實話。
  玉柱壹看就懂了,肯定是老九在暗中下的蛆,故意挑唆著親媽,想惡心小皇帝。
  宜妃的兩兒子之中,老五本性敦厚溫和,不擅言詞,遠沒有老九那麽能說會道,那麽的受寵。
  張廷玉心裏已經有了數,必是老八暗中和老九,通上氣了。
  除此之外,別無解釋之法!
  經宜妃這麽壹攪和,慈康皇太後的冊封大典,立時就不香了!
  但是,該演戲,還得繼續演下去。
  大清向以孝治天下,照例,受冊皇太後可以高坐於鳳座之上,直面傳詔的玉柱。
  玉柱站得筆直,展開詔書,朗聲道:“奉,天承運,皇帝詔曰:聖母陛下,懋昭淑配,克嗣徽音,表正六宮,母儀四海。恭惟聖母陛下、順德弘昭。徽音茂著。臣紹聞先緒。承誨慈闈。世澤方長。天休滋至。用舉尊親之典、以彰燕翼之謀……欽惟聖母陛下、柔順承天。安貞配地。贊襄皇考、敷內治而化洽宮庭。撫育眇躬、紹丕基而恩深訓迪。仰慈仁之備至、宜尊養之兼隆。載考彜章、晉崇鴻號。謹奉冊、寶,冊為:聖母皇太後,寶文曰:聖母皇太後之寶,恭上尊號:慈惠,……欽哉!”
  慈惠皇太後的真阿瑪,官職實在是太低了,簡直不值壹提。
  索性,冊封的詔書,故意省略了小皇帝那位不入流的郭羅瑪法。
  玉柱念完詔書之後,張廷玉捧著禮部趕制出來的寶印,高高的捧到了小皇帝親媽的跟前。
  有太監接過了寶印之後,玉柱正想告辭,忽然聽小皇帝的親媽,親熱的說:“賞,重重有賞。”
  又壹位太監,捧出了壹盤銀子,畢恭畢敬的遞到了玉柱的面前。
  玉柱略微掃了壹眼,好家夥,堂堂聖母皇太後的賞銀,可真夠寒酸的啊!
  面前的這盤銀子,五兩壹錠,充其量也就是壹百兩了!
  除了大清官張廷玉之外,別說玉柱了,就算是馬齊,都不可能正眼去看這麽點銀子。
  但是,話又說回來了,畢竟是聖母皇太後所賜,臣下們誰敢嫌少?
  玉柱也是個妙人,主動拿了八個銀錠,揣進了懷中。壹時間,玉中堂的官服前襟,被銀子擠得鼓鼓囊囊,凸起老高。
  見玉柱主動拿了銀子,馬齊捏著鼻子,也上前拿了八個銀錠。
  剩下的賜銀,就都歸張廷玉了。
  太後的賞賜,不論多少,禮儀都必須到位。
  於是,玉柱又領著大家,跪下謝了恩。
  這時,小皇帝的親媽,突然說:“玉中堂,本宮知道妳是從龍首功之臣,皇帝幾次三番當著我的面,狠狠的誇贊於妳。我也告訴過了皇帝,無論如何,也要晉封妳為親王。”
  玉柱心裏壹片透亮,宮裏的事兒,向來不會明說,明明想打西,卻偏偏要指東,故意讓下頭的人,絞盡腦汁的去猜。
  慈惠皇太後的意思,明面上,看似想厚賞玉柱。實際上,誰還不知道呀,這就是典型的借題發揮。
  小皇帝的親媽,此前不過是個庶妃罷了,且壹直住在翊坤宮裏,平時肯定沒有少受宜妃和老九的閑氣。
  現在,小皇帝的親媽,剛剛登上皇太後的寶座,不好意思大發脾氣,這是想故意拿玉柱的爵位做借口,暗中向老九發起進攻啊!
  不懂宮廷鬥爭的人,肯定想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。
  試想壹下,就連外人玉柱都封了親王,輔政王大臣之壹的老九,卻還是個小貝子,這讓宜妃娘娘,情何以堪吶?
  彎彎繞繞的溝壑,糊塗的人,肯定會被繞暈了。
  沒等玉柱謙遜的推辭,不料,慈惠皇太後又說:“翊坤宮裏總是鬧鬼,我向來膽子小,妳們來得正巧,就陪我去拜見姐姐吧。”
  什麽,翊坤宮裏總鬧鬼?誰是人,誰又是鬼?
  謔,這是要正面打擂臺啊?
  在整個大清朝,慈惠皇太後嘴裏所稱的姐姐,只能是垂簾母後,慈康皇太後。
  得嘞,小皇帝的親媽發了話,誰敢不給面子?
  於是,隨著壹聲吩咐下去,翊坤宮的外頭,擺開了皇太後的儀駕。
  慈惠皇太後,登上了肩輿,在玉柱他們的陪同下,浩浩蕩蕩的去了慈寧宮。
  路上,玉柱琢磨著,總要給老五通個氣,不然的話,就太不夠意思了。
  於是,玉柱招手喚來壹名侍衛,命他趕緊去見南熏殿,把這裏發生的壹切,詳細的告訴給老五。
  做完這些後,玉柱心安理得跟著小皇帝的親媽,去慈寧宮看戲了。
  此時,小皇帝正在慈寧宮裏,陪著嫡母說話解悶。
  母子二人的四周,站滿了皇族宗室的嫡福晉,其中就有玉煙和秀雲。
  老十八繼嗣了莊王之後,玉煙的身份地位,陡然提高了何止十倍?
  照例,六大世襲罔替的親王嫡福晉,即使到了皇太後的跟前,也是有座的。
  所以呢,在沒有內命婦的場合之下,玉煙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前排的錦凳上。
  秀雲就不同了,她不過是小小的貝子夫人罷了,只能站到了人群最後的角落裏。
  沒辦法,在場的外命婦之中,就秀雲壹個貝子夫人而已。其余的女人們,最次也是個貝勒夫人。
  至於,玉柱的另壹個正妻曹春,嗨,她的位分就更低了,只能站到了殿外的屋檐下。
  “稟老祖兒,慈惠皇太後領著玉中堂、馬中堂和張中堂,壹起過來,給您老人家請安了。”
  照禮制,大行皇帝遺命的垂簾母後,比小皇帝冊封的慈惠皇太後,地位高貴得多。
  所以,來稟的太監,用了請安二字。
  慈康皇太後微微壹楞,小皇帝的親媽,剛剛被冊為皇太後,就帶著三位輔臣壹起來了,這葫蘆裏,賣的是什麽藥啊?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