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救命
鬼吹燈 by 天下霸唱
2019-3-24 19:59
明叔久在南洋闖蕩,見那金表中屍臭撲鼻,便認定是被人下了降頭。“降、蠱、痋”三術,並稱南洋三大邪術,痋術是用各種匪夷所思的法門制成的奇毒;蠱術的原理離不開壹個“惑”字,是通過養毒蟲放蠱,來使人迷失心智邪法;而降頭術,則是以符咒、屍體、鬼魂作為媒介害人的妖術,其中衍生出來的屍降、鬼降,能像傳染病壹樣迅速導致大量人畜死亡,比瘟疫更甚,最是難以捉摸。
行舟跑船的商人和水手,常年風裏來浪裏去地在海上掙飯吃,若不幸遇得海難,身子掉到海裏,死後被魚啃吃了也就罷了,但有些屍體會封閉在船體殘骸中,或是隨著波浪被沖到岸邊。南洋的漁民蛋民,好多都是以撈青頭為致富手段,他們會將屍體上值錢的東西扒下來賣錢,所以為防不測,有些跑船的海員,都會在自己隨身的金銀飾物中下蠱設降,專為報復那些殺人越貨的海匪海盜,或是謀求不義之財在死人身上扒青頭的漁民蛋民。壹旦有人取了海難死者身上之物,往往就會中其邪術,慘遭橫死。
這些事我和胖子也略有耳聞,不過當時潛水進入瑪麗仙奴號沈船,在水底見了這塊金光耀眼的手表,胖子貪小便宜的本性難以按捺,這貪念壹起,便是十萬金剛羅漢也降伏不住,於是順手牽羊撈了回來。
不過在歸墟中生氣太盛,金表中的屍降並未顯露,後來眾人疲於奔命,胖子就將這塊金表遺失了,丟在哪也想不起來了。按說若就此丟失也就罷了,那應該算是走運,可誰也不會想到金表怎麽又會落在了多鈴手裏。
我們所乘的這艘龜甲船,充其量不過是個筏子,六個人在船中擠得滿滿當當,既無水,也無糧,渡海穿波尚且沒有把握,何況船上又有個全身開始出屍斑的多鈴,她中了屍降,雖然人還活著,但身體逐漸會變得像壹具高度腐爛的死屍,若不盡快把她扔到海裏,船上其余的幸存者,都會染上屍瘟送命。
明叔聲色俱厲:“胡仔胖仔……還有楊小姐,妳們仔細想想其中的利害關系,可別為這壹個無足輕重的蛋民,陪上全船人的性命,將來回了珊瑚廟島,阿叔我壹定出錢送五聖出海,替她超脫壹段因果。她中了降頭,裏外也是個死,沒必要讓咱們給她陪葬。”
古猜見多鈴像死屍壹樣開始生出屍斑,又見明叔顯得情緒反常,想要說服眾人將還活著的多鈴扔進海裏,他立刻紅了眼睛,像只發瘋的野獸壹樣拔出刀來,要同明叔拼命。
明叔老奸巨滑,如何會怕古猜這十幾歲的少年,眼中兇光壹閃,顯然已動了殺機,不動聲色地將手按在潛水匕首的刀柄上。我看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,眼前之事,事關生死存亡,說不得也只好將古猜壹並宰了,棄屍入海,免得留下後患。
龜甲鯨骨綁縛的壹葉孤舟,在星空下的海面上起浮飄動,海風嗚嗚咽咽地掠過皮帆,大海出奇的平靜,然而船上緊繃的氣氛幾乎接近了凝固。我見情況棘手至極,明叔雖然只顧保命想把多鈴拋進海裏,但他也是人急上房、狗急跳墻的無奈之舉。多鈴身上屍氣愈來愈重,壹旦變做腐屍,其余的人也都會受到傳染,到時候可就全軍覆沒了。可是我也絕不能眼睜睜著著把活人扔進海裏餵魚。
我只好攔在古猜和明叔之間,讓他們無從向對方下手,明叔沖我囔道:“胡仔,不是咱們無情無義,要怪就怪阿鈴她自己撿了那塊金表吧。妳阿叔我壹把年紀了,該享受的也都享受過了,現在死也夠本了,可妳跟胖仔還年輕,妳們將來的路還長,可別在這就活膩了……”
古猜在身後對我叫道:“胡老大,別把我阿姐扔下海,她還喘著氣……還能活啊!”這時Shirley 楊也急道:“老胡,妳可別聽明叔的,這是謀殺!主不會寬恕的。”
我左右為難,壹個人和五個人的生命,何輕何重是顯而易見的,但這並非是萊市場上買菜買肉的分量可以輕易衡量。我又看了胖子壹眼,胖子感慨地對我說道:“胡司令,眼下面臨的抉擇,不禁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壹部阿爾巴尼亞電影《戰鬥的早晨》,英雄的、人民的阿爾巴尼亞是歐洲的壹盞明燈,在電影裏的六個英勇的遊擊隊員中,有壹名美麗的女遊擊隊員受了傷,她為了掩護同誌們安全轉移,毅然選擇留下來阻擊德國鬼子,結果被德國鬼子打死在了高高的山岡上。咱們采蛋撈青頭的事業,雖然不能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偉大程度畫等號,但是……”
我聽胖子信口開河,什麽事到他嘴裏說出來都得變味了,問他還不如不問,趕緊打斷他的話說:“多鈴又不是遊擊隊員,跟阿爾巴尼亞電影哪裏扯得上關系?”但這壹耽擱,我腦中轉了幾圈,終於拿定了主意,轉頭對明叔說:“阮黑臨死的時候,托咱們把多鈴和古猜送到法國,當時大夥可是親口答應的,可現在阮黑屍骨未寒,就要把他徒弟多鈴扔到海裏,甚至還想殺了古猜滅口,別看我打過仗開過槍,炸過碉堡滾過地雷,這些年生生死死見得多了,可妳要讓我下手殺了同舟共濟的夥伴,我無論如何也下不了手。”
明叔見我不松口,急忙勸道:“沒讓妳親自動手,咱們把她扔到海裏,讓她自生自滅也就是了。非是咱們心狠,可眼下咱們孤舟壹葉漂在海上,除了南海觀音下凡,誰還救得了中了屍降之人?就別心慈手軟了……”
我壹拍明叔肩膀:“還真就讓您給說著了,觀音菩薩咱是請不來,可佛爺菩薩的青頭卻剛好有那麽壹件。”說完我從胖子身上的密封袋裏,拽出了那件在沈船裏撈到的翡翠佛衣。這件寶衣八成是泰國哪座大廟裏供奉佛祖的,不知怎麽被人走私偷運了出來,隨著瑪麗仙奴號葬身在珊瑚螺旋的海底。這件金光碧翠的衣服,穿到凡人身上冬天暖夏天涼,這歷代高僧開過佛光的聖物,除了延年益壽消除沈疾之外還可驅魔避邪。
雖然開了光的佛器能夠驅邪,但這只是南洋地區的傳說,未知是真是假,而我卻知道玉者石之精,常言道“壹翠二玉三瑪瑙”,古玉可防止屍體變腐,翠性更陰,只要把全是翡翠的“佛衣”裹在多鈴身上,也許能讓屍降不會發作。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個辦法,總好過大夥壹起染上屍瘟,或是把多鈴活生生扔進海裏。
眾人聽我說完,皆是喜出望外,剛才都急糊塗了,誰也沒想起這件救命的佛衣,連忙給她穿在身上。玉性震住了屍氣,海風中的屍臭味道漸漸就聞不到了,但多鈴仍是發著高燒,嘴裏不住胡言亂語,她的命能不能保住還很難說。
這時Shirley 楊為了讓多鈴呼吸暢通,將她的衣領割了個口子,發現多鈴頸上戴著個掛墜,是個小小的盒子,可以開啟,隨手打開來壹看,裏面裝了壹對夫婦的合影。古猜告訴Shirley 楊,那是多鈴親生父母留下的照片。
我好奇心起,湊過去看了壹眼,不料壹看之下,頓時吃了壹驚,那小小照片上的法國人,看著好生眼熟,就像我在沈船中見到的鬼影,難道瑪麗仙奴號的船主,就是多鈴失散的法國軍官父親?他隨法軍撤離越南後,就留在南洋做起了走私生意,專門倒騰古物秘器?要真是如此,這位走私販運古物的船主,下了降頭害人未成,竟把自己親生女兒給害了,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因果,多鈴恐怕永遠不可能在法國找到她的親人了。
這些念頭只是在我腦中壹轉,並沒有對其余的人說出來,免得讓多鈴和古猜知道了憂慮擔心。把多鈴安頓好後,海上已是旭日東升,眾人在船上饑渴交加,只好利用搬山道人傳下的古方,在船上撈“海井”解渴,捕飛魚充饑,以古老原始的辦法來解決困境。
明叔和Shirley 楊利用船中的鮫筋,做了壹副不大的漁網,幸虧從海眼中帶出三十來枚明珠,以明珠做引,引得海中飛魚在船邊紛紛躍起,有的竟自行跳到了船裏。南海中還有壹種透明水母,在蛋民口中俗稱“海井”,在白晝裏被珠光吸引,浮上海面。用漁網撈出來後,用小刀剖開海井,其中有壹形似膽囊的透明軟瘤,內含壹泓清水,甘甜清冽,雖然每只海井裏幾乎只有壹口清水不到,但也足能解得燃眉之急。
不過珊瑚螺旋所產的蚌珠精光太盛,不能在夜晚使用,否則會引出海底大魚鼓浪翻船。我們就憑著搬山道人填海之術的古老辦法,捕魚撈井。明叔航海經臉豐富,又識得洋流走向,仰望日月星辰而行,好在距離珊瑚廟島不遠,壹連在海上漂流了數日,出了珊瑚螺旋就能遇到過往的船只。
眾人死裏逃生,回到珊瑚廟島的時候,陳教授和大金牙已經快急瘋了,奈何珊瑚螺旋中通訊斷絕,也沒船只敢冒險進入,只好日復壹日地苦等,在望眼欲穿的情況下,終於把打撈隊盼了回來。
我上岸後,顧不上同陳教授仔細敘述經過,馬上和胖子、古猜三人擡著奄奄壹息的多鈴,徑直去找珊瑚廟島黑市的青頭商人掰武,讓他快找醫生。
掰武見我們壹夥人個個曬得黝黑,身上暴了皮,衣衫不整地突然出現,也吃了壹驚,更想不到有人能從珊瑚螺旋裏活著回來,壹問究竟,才知多鈴中了屍降。珊瑚廟島彈丸之地,哪有什麽醫生可找,再說西醫中醫都沒用,這是中了南洋的邪術了,若沒這幾百片上好的翡翠裹著,早已全身腫漲腐爛變腐屍了。
掰武說,不過妳們也別著急,漁村裏有個降頭師傅,快去讓他看看。說罷匆匆引著我們到了降頭師家中。降頭師見是屍降,也自不敢怠慢,用白蠟燭點燃了在多鈴身上壹燎,她皮膚裏立刻滲出幾滴白花花的屍油。
那師傅連連搖頭,這姑娘眼看是沒救了,屍降和鬼降太過歹毒。多鈴身上雖沒腐爛散發屍臭,但身上的活氣已經散了,雖然將身子裹在翡翠袍子裏能得不死,也只和植物人差不多,永遠醒不過來。看她這情形,再過幾天恐怕餵水餵粥也灌不進去了,除非能找來千年屍丹救命,說不定她這條小命還能撿回來。
我知道南洋地區,也認同內丹、外丹之說。屍丹屬於內丹,是生物體內結石成瘤,死後依然生長的異物。可屍體死後,體內化石仍舊不腐不朽的情況太少見了,內丹都是借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形煉而生,像是生物體內的結石,我這輩子只在百眼窟見過壹只老黃鼠狼子有屍丹,其余古屍中最多是口中塞了珠子,體內又哪有什麽丹丸。
東北黃大仙的屍體和內丹早就壹並毀了,那種罕見罕逢之物,若是沒有特殊機緣,壹生見到壹次都難。我嘆了口氣,雖然有負阮黑所托,但我確實已經竭盡所能了。
此時陳教授已從Shirley 楊口中得知了來龍去脈,覺得多鈴的生死,他也大有責任,憂急之情見於顏色,想幫忙卻沒任何辦法,但他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麽,將我拉在壹邊,壓低聲音對我說道:“古屍體中活生生的內丹實在太罕見了,老朽這輩子也沒見過,但我記得好多年以前……那時候還是軍閥混戰的民國時期,湖南和貴州交界的地區鬧過壹陣古屍作祟的事情,那時候人們迷信思想比較嚴重,當年湘西屍王的消息捕風捉影,鬧得全國人心惶惶。據說湘西瓶山古墓中的元代僵屍,在盜墓賊面前詐屍的時候,口中就曾吐出了壹顆千年不化的紅丸……”
(鬼吹燈II之《南海歸墟》完)
【全本精校】鬼吹燈Ⅱ03《怒晴湘西》
內容簡介
辰州,即今湖南省沅陵縣,聚居著苗、侗、土家等眾多少數民族。元朝初年,辰州為鳥蘭哈達部所破,由於不堪元人的種族歧視和奴役,湘西諸州爆發號稱“九溪十八峒”的反元起義,元軍因不服水土,加之戰事頻繁,傷亡巨大。朝廷忙命四川行省派兵前往鎮壓。反元軍依據險隘的地形,利用木弩竹矢等原始武器,與元軍展開激烈的戰鬥,但寡不敵眾,終被鎮壓下去。
內容簡介
《鬼吹燈》是壹部中國大陸的網絡小說,作者為天下霸唱,主要內容是盜墓尋寶,是壹部極為經典的懸疑盜墓小說。作者首創歷史上四大盜墓門派——摸金、卸嶺、發丘、搬山,其中摸金是技術含量最高,規矩最多的門派。“人點燭,鬼吹燈”是傳說中摸金派的不傳之秘,意為進入古墓之中先在東南角點燃壹支蠟燭才能開棺,如果蠟燭熄滅,須速速退出,不可取壹物。相傳這是祖師爺所定的壹條活人與死人的契約,千年傳承,不得破。
作者簡介
天下霸唱,中國最具想象力的作家,其創作的《鬼吹燈》系列風靡華語世界,是繼金庸等人的武俠作品以來,在華人中傳播最廣的小說。天下霸唱的創作將東方神秘文化與世界流行文化元素融為壹體,為類型小說打上了深深的中國烙印。他的探險小說所關註的,永遠是人在充滿未知的環境中的思考與行動。跌宕起伏的故事,古老的傳承,神秘的遺跡,兄弟間的情誼,生死無常,加之幽默精練的語言、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,使他的文字構建出了另外壹處江湖。
前言
從古到今,若說起強盜賊寇,在世人眼中,歷來個個都是該遭千刀殺、萬刀剮的歹人,乃是極敗壞的惡名,可細論起來,朝臣天子、士農工商,在那三百六十行裏,從上到下,哪壹處沒有天良喪盡、用瞞天手段行奸使詐的賊子?大盜竊國、中盜竊義、小盜竊侯,成王敗寇,只有最末等的才竊金銀。
孰不聞“道不盜,非常盜,盜亦有道,盜不離道”之言,真正在那綠林中結社取利,做分贓聚義勾當的,也向來不乏英雄豪傑,慣做出壹些常人難以思量的事業,並非是旁門左道可比,綠林盜中名聲最顯者,莫過“卸嶺群盜”。
卸嶺其輩或散布天下,或嘯聚山林,拜關帝,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,逢有古墓巨冢,便蜂擁而起,眾力發掘,毀屍平丘,搜刮寶貨,毫厘不剩,專效仿昔時“赤眉”義軍的作為。
試看各朝史上,都少不了卸嶺群賊倒鬥發冢的秘聞,倘若說將出來,那些驚心動魄、詭異萬分的行蹤,實不遜於“摸金校尉”的事跡。
卸嶺盜墓皆是聚眾行事,盜取古冢,歷涉險阻危厄,並非僅憑矯捷身手與群盜之力,盜亦有術,卸嶺之術流傳近兩千年,引出許多冠絕古今的奇事,然天下事物興衰有數,卸嶺力士始於漢代,鼎盛於唐宋,末落於明清,至民國時期,終於銷聲匿跡,就此絕了。
發丘、摸金、搬山、卸嶺,其術不外乎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四字,四字分八法,各有上下兩道。如“望”之上法,乃為上觀天星、下審地脈;下法觀泥痕、辨草色,其間高下,雖是相去甚遠,卻皆有道,盜墓古術“四門八法”之道,皆在鬼吹燈II之《湘西屍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