梟臣

更俗

歷史軍事

某國X市,著名的華人聚居區,城市居民99%都是華人。
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十六章 淮陽獎功

梟臣 by 更俗

2023-4-22 11:45

  海陵、淮安兩府,除少數縣受到戰爭殘酷摧殘外,大多數縣都未直接經歷戰事。即使如此,這些縣的圍墾、水利、道路、橋梁等工造投入,也是極為龐大。
  徐州周圍諸縣在淮泗戰事期間,悉遭攻陷,便是徐州城給圍淹半年,也近乎荒廢。
  數年來為限制陳韓三的勢力,對徐州進行嚴酷的封鎖,到今日城池殘廢不說,民戶也是十室五空,大量的土地給拋荒。
  恢復民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。
  土地拋荒三五年,灌木雜草叢生,溝渠、道路、橋梁、江河湖堤也近乎荒廢,要復耕,跟墾種荒地、生地,沒有太大的區別,需要大量的農具、耕牛、種子以及熬荒的糧食。
  徐州要休養生息,要進行大規模的賦稅減免,但徐州下轄十五縣,要勉強維持下去,勒緊了褲腰帶,每年也要投入上百萬兩銀子。
  軍司的收支幾乎都用在養軍上,不從徐州抽調銀錢、米糧,但也拿不出大筆的銀子支援徐州的民生恢復,最終還是將主意打到淮東錢莊的頭上。
  身為淮東錢莊總掌櫃的周廣南,在年節之前趕到徐州,徐州大地覆蓋白皓皓的大雪。
  “三百萬兩銀子,分三年借入,錢息計八厘,以徐州十五縣地方賦稅為擔保,從第三年起,分十年歸還本息。”林縛說道:“為確保徐州地方歸還本息的能力,軍司三年內不從徐州征調錢糧,第四年之後,從徐州征調的錢糧不超過稅賦總額的四成——這樣的條件,我想淮東錢莊能夠接受。”
  “若能從徐州籌三百萬兩銀,分三年支借三百萬銀給徐州恢復民生,當然沒有問題。”周廣東說道,他這次過來,除了掏銀子,還兼來籌銀子。
  “妳這不是打著空手套白狼的心思嗎?”李衛氣笑道:“何輒到最後,錢莊是分文不掏啊。”
  “錢莊為商,以金銀為貨物而經營之,錢莊本身不產金銀,不籌哪裏能借出?”周廣南說道:“徐州地處淮泗要沖,為南北漕運的中樞,商賈雲集,與江寧、淮揚並稱天下之盛。徐州城殘破,但終究沒有遭到大掠。貧困之民嗷嗷待哺,不過徐州城裏的商賈富戶豪貴士紳,窖宅裏應還藏有相當可觀的金銀。金銀本是死物,埋在地下,不能充饑解渴,唯有行於市賈,才有價值。大人起初籌立錢莊的目的,也是這個……”
  林縛微微而笑。信用的建立需要漫長的時間,崩潰卻在旦夕之間,他總是克制不去幹涉錢莊的事務,甚至讓周廣南辭去厘金局的職差,專司錢莊。周廣南不做軍司的應聲蟲,才更能贏得財東的信用,錢莊才能更加獨立的發展壯大。
  李衛壹臉苦澀,要是將徐州城圍起來挨家挨戶搜刮,所得金銀財貨絕對不止三百萬兩銀,但想要商賈富戶籌三百萬兩銀以本金形式納入錢莊,則不是朝夕之間能辦成的。錢莊畢竟是新鮮事物,徐州又歷經戰事,人人居安思危。從大局想,將金銀存入錢莊,淮東軍司得以根深蒂固,徐州恢復民生,自然也更安全。但更多人的心思,即使救命的稻草,也更希望是抓在自家的手裏。
  “錢莊先支借壹百萬兩銀給徐州,先將明年應付過去。”林縛總不能讓局面僵在那裏,李衛要算勤政護民的良吏,但就眼前的情形,他沒有什麽良策,“大不了我在徐州,替錢莊大聲吆喝,保證錢莊明年能從徐州籌到足夠的銀子……”
又與李衛說道:“徐州府衙,也要替錢莊大肆宣傳。錢主將金銀納入錢莊,再由錢莊支借給地方官府恢復民生,地方官府日後收繳賦稅上來,再償還錢莊,錢主不用擔心血本無歸,還能吃息。要是這種方式,地方鄉紳都不能接受,難道要強行索捐、強行攤派才成……”
  “萬事開頭難,等紮下根來,有些信譽就會簡單得多。”葉君安說道:“便是錢莊剛到明州府,諸家也只是湊出八九萬銀子敷衍了事,然而到今日,各家嘗到甜頭,錢莊在明州籌到銀子,總數怕超過兩百萬兩了吧?”
  “超過此數了。”周廣南說道:“徐州這邊,暫時也就照大人所議行事。不過還要跟李大人談妥壹個條件?”
  “請說。”李衛說道。
  “徐州及轄縣府庫余銀,都需要存入錢莊,不過錢莊會在諸縣都設分號,保證府縣用銀隨支隨取。”周廣南說道。
  “行,行,只要錢莊支借銀子,我給周財東端茶遞水都成。”李衛有些頗受不了周廣南錙厘計較的性子,忙求饒道。
  林縛哈哈壹笑,便將這樁事情定了下來。
  錢莊到徐州籌銀子,除了補充本金外,更深層面上的意義在於壹旦徐州的富戶鄉豪,將大量的金銀以本金入股的形式納入淮東錢莊,從此就與淮東錢莊,淮東軍司息息相關——為確保徐州地方日後的賦稅能夠用來歸還錢莊的本息,必然也將希望徐州十五縣始終置於淮東的轄管之下。
  王權之下,雄傑割據地方而為諸侯,通常依賴於個人的威望以及宗族的勢力及影響,這也是奢家攻城掠城首先保證宗族利益的根本。
  比起塑造個人聲望加強凝聚力,通過錢莊等壹系列手段的運作,則能從根本上鞏固淮東的基石,而自立於江寧之外。
 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  在流民軍時,馬蘭頭掌管錢糧支度,自詡是知悉政事的能人,但這段時間,與高宗庭、孫敬堂、葉君安、李衛等人廝混在壹起,才曉得這治政也是分高下之別的,偶爾自嘲道:“待不領兵打仗,許是到地方幹壹任縣太爺也是勉強……”
  議事歸來,馬蘭頭頭腦暈脹,叫婆娘溫了壹壺酒,切了兩斤肉,在房裏慰勞自己。
  沒過多久,門侍來稟:“大小姐過來了……”
  劉妙貞雖出任徐州制置副使,但淮陽軍將仍以大小姐相喚。
  “大小姐這時候過來做什麽?”馬蘭頭撓撓頭,站起來與婆娘到門口迎接。
  “馬叔。”劉妙貞穿便裝坐馬車過來,下車給馬蘭頭斂身行禮。
  馬蘭頭與劉妙貞舅父楊全同輩分,只當劉妙貞過來是談私事,也就沒有拘禮,讓人在大宅子裏燒起火盆,請劉妙貞進屋裏說話,邊走邊問道:“大小姐過來有什麽事情要吩咐?”
  “為撫恤跟獎功之事想請教妳。”劉妙貞說道。
  徐州戰事,淮陽軍累計傷亡有三千余人。
  至少到現在,淮陽軍仍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。傷員救治,由淮東軍司統壹負責,但撫恤及獎功,涉及到軍隊的獨立性,林縛給劉妙貞、馬蘭頭、李良他們自主權,淮東負責必要的財政支持。
  換作以往,有功將卒賞些銀錢就了事。但與淮東密切接觸這麽久,馬蘭頭也曉得以往的做法過於粗糙了,但壹時也不曉得要怎麽辦才好,拖到今日,還沒有壹個定策。聽劉妙貞專為此事而來,馬蘭頭咂嘴皺眉,接不上話。
  馬蘭頭婆娘插話道:“大小姐還沒有吃過飯吧,要不在這裏壹起吃?”
  “麻煩嬸子了。”劉妙貞說道。
  馬蘭頭的婆娘長期以來都管女營,在流民軍時就是地位重要的女將,有資格參與議事,吩咐下去,挨著馬蘭頭坐下,說道:“這仗還要打下去,不過相比較以往,不單有個住處,其他方面也是天差地別。都說人心思定,要有個安穩的地方待著,誰樂意四地奔逃?即使將卒在外征戰,也巴望著家人能活口安生。要議撫恤跟獎功,我看分田安家入籍最好……”
  “好是夠好,但哪有這麽多田?”馬蘭頭說道:“徐州地都有主,即使是荒灘湖蕩要改成糧田,沒有兩三年的經營怎麽能成?照著淮東軍的獎功跟撫恤標準,這次怕是要八九萬畝糧田。徐州人多地少,熟地壹畝要十兩銀子,淮東供吃供穿,怎麽有臉跟他們再要八九萬畝熟田?”
  馬蘭頭的婆娘沒有理會馬蘭頭的牢騷,問劉妙貞:“大小姐在猶豫什麽?”
  “這副擔子壓在肩頭這些年,妙貞弱女子壹個,也有些承受不來。現在諸事都有個安定,大家也不用忍饑挨餓,就想著將擔子卸下來。要不是馬叔妳來當這個家,妙貞給妳當副手?”劉妙貞說道。
  “我怎麽當得來?”馬蘭頭忙不叠地拒絕道,轉念才想明白劉妙貞的來意,遲疑問道:“大小姐的意思,是要將擔子完全交給淮東?”
  “馬叔以為如何?”劉妙貞問道。
  馬蘭頭沈默起來,過了片晌說道:“說心裏話,我與李良等人,便算是加入淮東,也不會給虧待,而且以後也有壹個明確的奔頭。但大小姐妳怎麽辦?少公子他怎麽辦?”
  “妙貞願嫁給林縛為妾!”劉妙貞斬釘截鐵地說道。


卷十 權傾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