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暴君顏良

陷陣都尉

網遊小說

建安五年,四月。
白馬渡。
無數的飛鳥從棲的林間驚惶的飛起,雜亂驚鳴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45章 值得嗎

三國之暴君顏良 by 陷陣都尉

2025-2-21 22:12

  淩統乃東吳名將,歷史上曾為孫權立下汗馬功勞。
  柴桑壹役,淩氏父子更曾率水軍攻擊顏良的鐵鎖連舟之陣,最後雖然敗下陣,但其勇猛與指揮水戰的能力,卻給顏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  如此壹員良將,不圍則罷,如今既已圍困在此,顏良當然便生了收降之心。
  況且不久的將來,顏良與東吳開戰再所難免,而若想徹底戰勝吳軍,水軍將領的多寡優劣,自然是至關重要。
  眼下顏良的水軍將領中,只有甘寧與呂蒙二人,此二人的水戰能力雖然超群,但面對著孫權手下數之不清的水戰好手,卻顯的數量少的可憐。
  而今若能收降淩統,為自己的水軍再添壹員良將,這對顏良來說自然是彌足珍貴。
  念及於此,顏良便下令對土山圍而不攻,他要給淩統壹個歸降的機會。
  張遼旋即也領會了顏良的用意,便即壓住戰意,只指揮士卒加固圍陣,萬不可放淩統沖出。
  ※※※
  不覺已是殘陽西沈。
  土山上,淩統仍在氣喘不休,赤色的殘陽照耀下,壹身是血的淩統,和他的十余名孤軍,顯得是那樣的悲壯。
  土山並不高,雖居山頂,淩統卻將山下的敵人情形看的清清楚楚。
  放眼望去,數不清的顏軍士卒,密密麻麻的布列在土山四周,裏三層來外三層,如銅墻鐵壁壹般將整座土山與外界隔絕。
  殘陽映照下,那密集的刀戟反射著森森的寒光,幾欲將這漸暗的蒼天映寒。
  那壹面巨大的“顏”字將旗,則在風中高傲的飄揚,看起來極為紮眼。
  望著這般強大的圍勢,淩統氣息漸漸平伏,心情卻在絕望中掙紮。
  “難道,我淩統尚未揚名天下,今日就要屈辱的死在這種地方嗎……”
  淩統仰望蒼天,心中暗嘆,壹股悲涼的表情油然而生。
  那十余名親軍也個個黯然,默默的看著他們的主將。
  時間漸漸過去,太陽漸已落山,夜幕降臨。
  山下的顏軍打起了火把,上千支火把將土山上下照得耀如白晝。
  只是,那鐵桶般的敵人,卻始終不見攻上山來,這壹圍就是圍了數個時辰沒有動靜。
  本是心境悲驚的淩統,這個時候不由得漸生了狐疑。
  “我這裏只有十余騎人馬,顏良只需壹聲下令,幾千號人沖上山來滅了我又有何難,可是他卻為何遲遲不攻山,這個顏良,他到底在盤算什麽……”
  原本抱了決死壹戰之心的他,卻為顏良的圍而不攻,攪得心情愈發焦慮起來。
  每過去壹秒鐘,他的決死之心就消逝壹分。
  不知不覺中,淩統的眉頭已是深深的凝成了壹股。
  ※※※
  山坡下,顏良卻輕松閑然,他盤腿坐在大石頭上,幾近於無聊的在擦拭著手中的戰刀。
  馬蹄聲響起,張遼策馬而來。
  “主公,咱們已圍了幾個時辰,主公若想招降淩統,何不派人上山去說降,為何遲遲未有動作?”
  張遼滿臉的狐疑,顯然沒有體會到顏良用意。
  顏良卻連頭也不擡,只問道:“文遠我問妳,當初妳身陷絕境時,腦子裏最初時可曾有想過歸降本將嗎?”
  張遼壹怔,卻不知顏良何以會忽然提及自己。
  “回主公,實話實說,沒有。”張遼倒也坦然。
  顏良笑了壹笑,繼續問道:“那妳在陷入絕境時,最開始的時候,心裏又在想著什麽?”
  張遼沈吟了片刻,忽然間仿佛領悟了些許,“當時末將所想的,只是抱得必死之心,拼死壹戰。”
  顏良下了刀,起身望向山頂,“既是如此,本將若是急急忙忙的派人去說降,那淩統又焉會被說動。”
  此時的張遼,方才恍然大悟,明白了顏良遲遲沒有動作的用意。
  先前淩統處於心情正處於極端的亢奮之中,激動之下拒絕投降,選擇決死壹戰也不是沒有可能。
  而今,隨著時間的消磨,淩統的情緒也漸漸平伏下來,那決死之心想必也在減降。
  人非草木,壹旦冷靜下來,必會思考。
  壹旦思考起來,生與死的抉擇就會變成了壹件極為艱難之事。
  想明白這內中的深意,張遼不禁對顏良投以敬佩之色,暗中感嘆他洞察人心之能。
  不知不覺中,又是半個時辰已過。
  顏良看看時間也差不多,便是翻身上馬,徐徐的向山上而去。
  張遼見狀,忙是率了壹隊精銳騎兵跟來。
  顏良卻擺手道:“爾等都留在這裏吧,本將壹人去勸降那淩統便足夠。”
  “那淩統雖是被圍,但麾下尚有十余殘兵,主公只身上山,豈不以身涉險。”張遼忙是勸道。
  顏良卻哼了壹聲,傲然道:“壹個淩統,再加上十幾名土雞瓦狗之徒,難道就能威脅本將嗎,笑話!”
  張遼壹楞,方才猛然想起,自己眼前的這位主公,那可是有著堪比呂布的武藝。
  當初酈城壹役,顏良以壹己之力,戰退曹仁等四將,以他武藝強悍如斯,淩統那壹眾人又焉能傷得到他。
  念及壹此,張遼便不再勸說,卻問道:“若是那淩統不肯歸降,主公打算如何?”
  “他若不降,本將便順便將他們殺個幹凈。”
  顏良輕描淡寫的留下句殺氣騰騰之言,接著便提刀徐徐的走上土山去。
  那壹人壹騎,穿過千軍萬馬,直抵山頂。
  而山頂處,正自狐疑的淩統,卻猛聽部下驚叫:“將軍,山下有壹員敵將上來了。”
  淩統頓生警覺,急是翻身上馬,橫刀警戒。
  見上山者只有壹人,淩統便不急於動手,只滿腹狐疑,當他認出那人竟然是顏良之時,心中不禁大為駭然。
  “他竟然敢只身前來,此人的膽量,當真是非常人可及……”
  雖為敵人,淩統的心中,卻也不得不暗生敬意。
  但旋即,淩統卻意識到,顏良之所以敢單騎前來,並非僅僅是膽量,更是因為他的自信。
  自信可以壹己之力,殺盡他和他的這些手下。
  想到這些,淩統不禁有些想要苦笑的無奈。
  神思間,顏良已策馬上得山頂,那刀鋒似的目光,壹眼就鎖定了淩統。
  瞬息之間,淩統忽然感到如芒在背,就像是那雙鋒利的眼光,竟將他的內心深處的思想窺破壹般,只讓他從腳底生出壹股寒意。
  對視半晌,淩統心神在按定,便中將手戰刀壹握,大聲道:“顏良,妳果然夠膽色,而今單騎前來,莫非是想與淩某決壹死戰不成。”
  顏良卻只微微壹笑,“打打殺殺的多沒意思,本將此番上山來,是來勸說淩公績妳歸順本將。”
  顏良也不拐彎抹角,直接挑明了來意。
  “歸順於妳,哼。”淩統冷笑了壹聲,似乎在諷刺著顏良小看了他的意氣。
  顏良也不急,只緩緩道:“本將如果說得沒錯的話,淩公績,妳淩氏父子眼下在東吳的日子,應該不太好過,程普那班老家夥,只怕沒少為難妳父子吧。”
  聽得此言,淩統就像是被觸動了某根神經壹般,心頭頓時壹震。
  顏良戳中了他的痛處。
  當初柴桑壹役時,他淩氏父子奉命進攻,老將韓當,正是死在淩家軍的箭下。
  盡管他父子乃是奉命行事,但戰事結束之後,孫權卻並沒有為他二人澄清責任,便是因此,使得東吳上下,皆以為他父子為了爭功,而不惜將韓當射殺。
  程普、韓當、黃蓋三人,乃是孫氏三代元老,更是情同兄弟,聞知韓當的死因後,程普和黃蓋雖表面上沒有怨言,暗裏卻對他父子深有成見。
  此二人在東吳軍中地位極高,吳軍的將領,偏偏又以江北人為主,對江東藉的將領,本就懷有幾分戒意,程普和黃蓋對他淩氏父子懷有成見,也連帶著其他將領也對他們漸生成見。
  便是因此,淩氏父子近年來在吳軍中,便時常處於被排擠的尷尬處境。
  顏良的細作遍布大江南北,對於淩氏父子的境遇自也深知,而今他提及淩統的痛處,自然是在“挑撥”淩統對孫權的忠誠。
  當顏良看到淩統眼神的細微變化時,他就知道,自己的說辭已然奏效。
  “本將還知道,令尊因是受不了被同僚的排擠,憂憤患病,如今依然在臥床不起。而今公績妳卻拼著性命,與那些排擠妳的人並肩而戰,為孫權那個不庇護妳的主公賣命。難道,妳當真就這麽心甘情願嗎?”
  又壹番話,如同在淩統的傷口上,再次灑了壹把鹽,直令淩統痛得暗暗咬牙。
  見得淩統表情變化不定,顏良趁勢又道:“眼下擺在公績妳面前的有兩條路,壹是歸順本將,榮華富貴,功名利祿,只要妳有足夠的本事,要多少本將就給妳多少。而另壹條路,就是為孫權那小子繼續愚忠下去,成為本將刀下之鬼。是生是死,淩公績,妳可想清楚了。”
  話說間,顏良的刀鋒已然亮出。
  顏良固然欣沈淩統的勇武,但對於壹方諸侯的他來說,欣賞並不代表就是仁慈。
  如果淩統敢說壹個不字,他的長刀絕不會有壹絲猶豫。
  面對著顏良的威脅加“利誘”,淩統陷入了深深的沈默。

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